十日谈
意大利小说家薄加丘的代表作,大约写成于1350—1353年间。它是一部百篇故事集,全书包括一百个故事,短的二千多字,长的不过万字。说故事的是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十个男女青年,他们为了逃避1348年的大瘟疫,住在佛罗伦萨城郊一座庄园里,每天讲十个故事,在十天中轮流讲了一百个故事,故名《十日谈》。其中好几天所讲的故事能各自构成一个具有共同思想的单元。这部作品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封建等级制度,大胆地歌颂了一些青年的纯真爱情,提倡男女平等,抨击以金钱、门第为基础的包办婚姻;并以尖刻的讽刺揭露了当时僧侣的虚伪腐化,道德败坏。作品肯定了个人享乐的利己主义,把两性爱看成是人性最高的表现,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意识。《十日谈》的故事大都取材于中世纪的民间传说、拉丁故事集和东方寓言,它虽然由一百个故事组成,但不仅仅是一部故事集,作者突破了中世纪小说单纯说故事的方式,在描写自然风貌、勾勒人物特征、刻划人物心理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都有新的探索,用框形结构把一百个故事巧妙地串连起来,使全书成为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异常完整的作品,对以后欧洲小说的发展有很大影响。
目录
第一日 原 序 第一日 第一日 序 第一日 故事第一 第一日 故事第二 第一日 故事第三 第一日 故事第四 第一日 故事第五 第一日 故事第六 第一日 故事第七 第一日 故事第八 第一日 故事第九 第一日 故事第十 第二日 第二日 序 第二日 故事第一 第二日 故事第二 第二日 故事第三 第二日 故事第四 第二日 故事第五 第二日 故事第六 第二日 故事第七 第二日 故事第八 第二日 故事第九 第二日 故事第十 第三日 第三日 序 第三日 故事第一 第三日 故事第二 第三日 故事第三 第三日 故事第四 第三日 故事第五 第三日 故事第六 第三日 故事第七 第三日 故事第八 第三日 故事第九 第三日 故事第十 第四日 第四日 序 第四日 故事第一 第四日 故事第二 第四日 故事第三 第四日 故事第四 第四日 故事第五 第四日 故事第六 第四日 故事第七 第四日 故事第八 第四日 故事第九 第四日 故事第十 第五日 第五日 序 第五日 故事第一 第五日 故事第二 第五日 故事第三 第五日 故事第四 第五日 故事第五 第五日 故事第六 第五日 故事第七 第五日 故事第八 第五日 故事第九 第五日 故事第十 第六日 第六日 序 第六日 故事第一 第六日 故事第二 第六日 故事第三 第六日 故事第四 第六日 故事第五 第六日 故事第六 第六日 故事第七 第六日 故事第八 第六日 故事第九 第六日 故事第十 第七日 第七日 序 第七日 故事第一 第七日 故事第二 第七日 故事第三 第七日 故事第四 第七日 故事第五 第七日 故事第六 第七日 故事第七 第七日 故事第八 第七日 故事第九 第七日 故事第十 第八日 第八日 序 第八日 故事第一 第八日 故事第二 第八日 故事第三 第八日 故事第四 第八日 故事第五 第八日 故事第六 第八日 故事第七 第八日 故事第八 第八日 故事第九 第八日 故事第十 第九日 第九日 序 第九日 故事第一 第九日 故事第二 第九日 故事第三 第九日 故事第四 第九日 故事第五 第九日 故事第六 第九日 故事第七 第九日 故事第八 第九日 故事第九 第九日 故事第十 第十日 第十日 序 第十日 故事第一 第十日 故事第二 第十日 故事第三 第十日 故事第四 第十日 故事第五 第十日 故事第六 第十日 故事第七 第十日 故事第八 第十日 故事第九 第十日 故事第十